「讓兒童保持樂觀向上和天真活潑的心吧」 在李潼的作品中,讀者容易感受到新意和趣味性。他善用生活中碰觸到的題材,娓娓道出有趣、感人的故事。 孩子在笑聲、淚水中不知不覺學習到生活經驗,體悟他的理念。
8月出生於台灣花蓮。 | ||
---|---|---|
4月父親病逝,享年48歲。同年中正國小畢業。 | ||
花蓮初中畢業。 | ||
台中高工建築科畢業。 | ||
在羅東高工技士。 | ||
於海軍服役3年 | ||
退伍後又回到羅東高工繼續服務 | 1970年代,唱自己的歌,民歌創作時期。 | |
10月和祝建太女士結婚同年祖父過世,享年85歲 | 《外公家的牛》兒童散文獲教育部文藝創作兒童散文獎。 | |
於空中行專畢業年 | 短篇小說《漁港早市》獲全國中小學教師文藝創作研習營小說獎。 | |
發表第一篇少年小說《爸爸的大斗笠》於明道文藝3月72期。 本年於幼獅文藝、中國語文及明道文藝發表散文及小說共六篇。 | ||
1983年於自由日報、大同雜誌、台灣日報、龍龍月刊、明道文藝、宇宙光、梅花雜誌及蘭陽青年發表少年小說、散文、採訪報導、詩評、童詩共二十六篇。 | ||
長子賴以誠出生。 | 發表少年小說、散文32篇。中篇少年小說《天鷹翱翔》獲第十一屆洪建全兒童文學獎首獎。 | |
發表作品二十七篇。中篇少年小說《順風耳的新香爐》獲第十二屆洪建全兒童文學獎首獎。 | ||
擔任中國青年寫作協會宜蘭分會值年常務理事。 | 發表作品二十七篇,以少年小說、散文為主。中篇少年小說《天鷹翱翔》獲七十五年度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推薦優良出版品。短篇小說《父親》獲台灣省新聞處短篇小說創作獎首獎。短篇小說《大厝來的少年家》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短篇小說獎。中篇少年小說《再見天人菊》獲第十三屆洪建全兒童文學獎首獎。 | |
次子賴以中出生。擔任洪建全兒童文學獎講評。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於東方出版社舉辦「李潼作品研討會」。 | 發表作品三十篇,多數在民生報及兒童天地。《恭喜發財》入選76年度短篇小說選(爾雅出版),韓文另由陳寧寧翻譯-韓國高麗苑出版。短篇小說《恭喜發財》獲第六屆洪醒夫小說獎、獲第十屆中國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評。圖畫故事《神射手和琵琶鴨》由國語日報社出版。短篇少年小說集《大聲公》、《大蜥蜴》由民生報社出版。 | |
擔任洪建全兒童文學獎少年小說獎評審。 | 發表作品七十五篇。作品《屏東姑丈》獲第十二屆中國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。作品《再見天人菊》獲行政院新聞局優良歌詞獎。作品《大聲公》第二十屆中山文藝獎。作品《古意等路》散文,獲台灣新生報散文獎。圖畫故事《獨臂猴王》由國語日報社出版。中篇少年小說《銀光幕後》由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出版。 | |
辭去教職,專事寫作。赴安徽、上海、北京進行兩岸兒童文學首度交流。 | 發表作品七十一篇。中篇少年小說《金毛狗》由富春文化公司出版。中篇少年小說集《博士‧布都與我》由民生報出版。中篇少年小說集《野溪之歌》由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出版。作品《再見天人菊》獲第一屆優良兒童圖書金龍獎、第一屆楊喚兒童文學獎。 | |
擔任蘭陽青年雜誌編輯至1992年。選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第三屆理事 | 發表作品七十九篇。短篇散文集《迷信狀元》由晨星出版社出版。中篇少年小說《博士.布都與我》獲第十五屆國家文藝獎。作品《帶爺爺回家》獲第三屆台灣省兒童文學獎少年小說。 | |
發表作品一○六篇。短篇小說集《屏東姑丈》由遠流出版公司出版。《順風耳的新香爐》韓文版,由韓國太陽社出版。作品《九九峰下之旅》小說獲青年日報短篇小說首獎。中篇少年小說《藍天燈塔》獲第四屆中華兒童文學獎。作品《開天書》散文,獲青年日報散文獎。《藍天燈塔》由九歌出版社出版。《臺灣民族運動倡導者—林獻堂傳》由近代中國出版社出版。 | ||
三子賴以寬出生。 收集《台灣的兒女》系列少年小說題材。 | 發表作品八十九篇。作品《沈大夫的花房晚餐》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首獎。少年小說《恐龍星座》獲上海少年週刊讀者票選「小百花獎」。長篇少年小說《少年噶瑪蘭》獲北京宋慶齡兒童文學獎二等獎;以及獲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評審委員推薦獎。少年小說《鞦韆上的鸚鵡》獲海峽兩岸少年兒童文學獎少年小說優等獎。童話《水柳的抱抱樹》獲海峽兩岸少年兒童文學獎童話優等獎。中篇少年小說《藍天燈塔》獲中國時報最佳童書獎。由行政院新聞局出版《屏東姑丈》電影劇本。編撰《頭城搶孤專輯》由頭城鎮民代表會出版。短篇少年小說集《綠衣人》由大地出版社出版。少年散文集《這就是我的個性》由民生報社出版。長篇少年小說《少年噶瑪蘭》由天衛文化公司出版。 | |
受邀參加日本福岡第二屆亞洲兒童文學大會,並有論文發表。遊四川九寨溝險受車禍大難。與圓神出版社簽訂《台灣的兒女》系列中篇少年小說寫作計劃合約。 | 發表作品八十九篇。擔任《宜蘭觀光》季刊的創刊總編輯。中篇少年小說《少年龍船隊》獲第一屆九歌現代兒童文學首獎。作品《虎姑婆與好姑婆》獲第六屆台灣省兒童文學獎童話獎。童話集《水柳村的抱抱樹》由天衛文化公司出版。圖畫故事《洞庭魚王》由遠流出版公司出版。中篇少年小說《少年龍船隊》由天衛文化公司出版。 | |
國軍第30屆文藝金像獎評審委員。 | 發表作品四十六篇。童話《水柳村的抱抱樹》獲陳伯吹兒童文學獎。圖畫故事《迎媽祖》獲中國時報年度最佳童書。《台灣的兒女》系列中篇少年小說開始連載發表。圖畫故事《哈啾》由光復書局出版。少年散文集《少年青春嶺》由幼獅文化公司出版。圖畫故事《蝙輻》由遠流出版公司出版。中篇少年小說《見晴山》(原名《金毛狗》)由國語日報社出版。中篇少年小說《鐵橋下水蛇與鰻魚王》由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出版。 | |
祖母徐鹽過世,享年92歲。全力撰寫《台灣的兒女》系列作品。受邀參加中國上海第三屆亞洲兒童文學大會。擔任文建會《文化通訊周報》每月一期的台灣東區主編。國軍第31屆文藝金像獎評審委員。 | 全年發表短篇銳減為十四篇。短篇小說集《相思月娘》由麥田出版社出版。報導文學《一個原名猴子的小鎮—羅東》由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出版。散文集《奉茶》由幼獅文化公司出版。散文集《敲鐘》由幼獅文化公司出版。 | |
1996年5月至1998年4月為宜蘭縣政府文化藝術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。 | 發表作品七十五篇。作品《蔚藍的太平洋日記》散文獲陳國政兒童文學獎兒童散文獎。《水柳村的抱抱樹》兒童劇在臺灣北、中、南、東巡迴演出。THE CHINESE PEN NO.98英譯《白玫瑰》短篇小說。圖畫故事《臺灣歌仔戲》由行政院農委會出版。 | |
赴韓參加第四屆亞兒童文學大會,並發表論文《對於人類,兒童文學是什麼》。 | 短篇小說《少年傀儡師》選入國民中學選修本第一冊--國立編譯館出版。《瑞穗的靜夜》散文選入國民中學必修本第四冊--國立編譯館出版。《迷你馬》散文,入選國小國語第七冊--國立編譯館出版。短篇小說《梳髮心事》選入〝大專國文選〞課文--〈幼獅版〉。圖畫故事《刺桐花開過新年》由行政院農委會出版。少年散文集《蔚藍的太平洋日記》由民生報社出版,並獲「好書大家讀」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。 | |
1998年8月至2000年8月為宜蘭縣政府文化藝術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。 | 作品《蔚藍的太平洋日記》散文獲金鼎獎優良圖書出版推荐獎。屏東姑丈(小說)選入大學國文選。少年噶瑪蘭日文版發行由中由美子翻譯(日本橫濱朱式會社)。《相思月娘》(小說)選入「小說教室」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材(九歌出版社)。《寂寞夜行車》獲1998年「好書大家讀」年度最佳少年讀物獎-編著獎。中篇少年小說《蠻皮兒》(原名《蠻蠻》)由幼獅文化公司出版。《寂寞夜行車》由民生報出版。 | |
應聯合文學之邀於台北國立藝術學院全國巡迴文藝營演講,講題「小說創作三味藥」。 | 少年噶瑪蘭獲第三十六屆電影金馬獎最佳動畫片獎。論著《李潼的兒童文學筆記.戊寅虎年篇》由宜蘭縣立文化中心出版。論著《少年小說創作坊-李潼答客問》由幼獅文化公司出版。少年散文集《尋人啟事》由幼獅文化公司出版。《台灣的兒女》系列少年小說十六冊,由圓神出版社出版;並獲1999年「好書大家讀」年度最佳少年讀物獎-少年小說創作獎。 | |
與許建昆教授應邀「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」至馬來西亞關丹、吉隆坡及亞庇「以文學看孩子的世界-馬華兒童文學研習營」巡迴演講。 | 《再見天人菊》《蔚藍的太平洋日記》《水柳村的抱抱樹》入選台灣(1945-1998)兒童文學100推薦好書。《李潼的文學筆記.己卯兔年篇》由宜蘭縣立文化中心出版。少年散文集《樹靈.塔》由幼獅文化公司出版。 | |
參加「華文世界兒童文學學術研討會」 | 《樹靈‧塔》獲行政院新聞局第六屆小太陽獎。 | |
母親賴月梅過世,享年78歲。同年身體檢查結果罹患攝護腺癌症。 | 《少年噶瑪蘭》、《少年龍船隊》、《戲演春帆樓》、《我們的祕魔岩》、《阿罩霧三少爺》入選「性別教育平等優良讀物100」。《勇士爸爸去搶孤》由青林出版社出版。 | |
為行政院新聞局92年「金鼎獎」評審委員會評審委員。應澎湖縣文化局之邀位「第六屆菊島文學獎」評審。為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短篇小說初審評審委員。 | 圖畫書《回憶的位置》、《意外的吸引力》、由統一夢公園出版《華麗之愛》由統一夢公園出版。宜蘭縣立文化中心出版《蓬萊輾字坊─李潼人間情懷和文學天地》,由潘人木友情團隊著。由桂文亞主編,民生報出版《呼喚-李潼少年小說的聲音》。 | |
12月20日清晨七時因癌症於羅東家中逝世,享年52歲。 | 《少年噶瑪蘭》獲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。 | |
1月,文壇舉辦「望天音樂會-告別李潼」。11月於台北市立圖書館舉行「永遠的兒童文學作家李潼先生作品研討會」。 | 少年小說遺作《魚藤號列車長》,由民生報社出版。《羅東猴子城》由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出版。獲第30屆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。兒童及少年圖書類最佳著作人獎入圍。長篇少年小說《魚藤號列車長》獲「好書大家讀」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。 | |
7月「荷曰:李潼、祝建太詩文攝影展」,羅東田園藝廊展出。《黑潮蝴蝶》於幼獅文化出版。 | ||
《鐵橋下的鰻魚王》獲「好書大家讀」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。 | ||
《藍天燈塔》、《瑞穗的靜夜》獲「好書大家讀」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。 | ||
《龍園的故事》獲「好書大家讀」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。 | ||
9月25日至11月28日於國立台灣文學館1F展示室舉辦「再見李潼──兒童文學的呼喚」特展,主題書展:B1圖書室「飛翔的少年─李潼少年文學書展」、1F「兒童抱抱‧孩子們的童話好朋友」,及魔荳講堂「台灣文學青少年文學系列講座」。 | 〈老榕樹下讀報紙〉散文收入翰林版國民小學四上國文課本。作品陸續再版中。 |
以上資料來源:1.李潼,《蔚藍的太平洋日記》 台北市:聯經,1997年10月,頁253~261。 2.桂文亞主編,《李潼少年小說的聲音》 台北市:民生報社,民國92年5月。 3.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編輯 《永遠的兒童文學作家李潼先生作品研討會論文集》 台北市;兒童文學學會,2005年11月。 4.李潼夫人祝建太女士提供。